婴幼儿早教网

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69 2024-08-01 20:42 admin

一、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麻疹有哪些症状?

小儿麻疹症状有发烧(可达39—40℃),眼结膜发炎,眼皮肿胀,流泪,畏光,打喷嚏,流鼻涕,咳嗽,2—3三后口颊粘膜可见绕有红晕的白色斑点,这些对麻疹诊断有决定性作用。发烧第4天可见皮疹自耳后及颈部开始,渐及前额及颊部致全身,皮疹为致瑰色丘疹,大小不等,多如小米及高粱米粒大小,疹间可见正常皮肤亦有不同程度融合,色渐加深,呈暗红色,发高烧可达40℃左右。如果没有并发症,见疹3天后,热度逐渐下降,皮疹以出疹顺序逐渐消退(先出先退),留有褐色斑痕及细微脱屑,经1—2周完全消失。

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其它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麻疹黏膜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黏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但体温稍有下降。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等。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出疹顺序也有特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水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淤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黏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体温减退。皮肤颜色发暗。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麻疹疫苗什么时候打好?

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初次接种的年龄为8月龄,再次接种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二、风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风麻疹的症状一般来说,感染麻疹病毒后,发烧、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可在潜伏期约十天后出现。有些人在发烧的第二天口腔颊粘膜上会有紫色斑点,这是麻疹的典型表现。麻疹患者的皮疹时间相对有规律,皮疹通常在发烧的第四天开始。喷发顺序也相对有规律,一般先出现在耳朵后,然后依次出现在脸、躯干和四肢。一般来说,喷发顺序是从上到下,从躯干到四肢。

三、荨麻疹症状有哪些?

荨麻疹症状有,发作性的皮肤黏膜潮红或风团,风团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苍白或鲜红,时起时消,单个风团常持续不超过36小时,皮肤划痕症阳性,自觉瘙痒剧烈,少数伴发热,关节肿痛,头痛,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心悸等全身的症状。急性荨麻疹可在数日内痊愈,慢性荨麻疹病程大于六周。

四、荨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荨麻疹的症状就是有一些大大小小不等的淡红色的、正常肤色的或者是苍白色的风团。风团形态也是不规则的,大小也是不等的。在24小时之内是会消退的,退了以后不留任何痕迹。还会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等等。

五、秋季荨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是在身体某个部位的皮肤表层出现红疹,严重的话,面积会比较大,也会伴随着呕吐或是偏头痛,由于季节的变化或季节性的过敏导致的皮肤病,也可能在饮食上不规律或吃不健康的东西也会引起的,吃的一定要健康,不要乱吃东西,像是蔬菜和水果也不要吃凉性的,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六、小儿麻疹的症状有哪些和治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第一种是发热、咳嗽、咳痰;第二种是眼睛充血、流泪、畏光;第三种是病人的身体会出现一种红色充血性黄斑丘疹;最后皮疹会逐渐扩散到头部和身体,当皮疹扩散时,它的斑点会越来越大,它们是彼此相连。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不要捂汗,出汗后要及时擦干衣服和被子。监测体温

七、麻疹有什么症状?

出现麻疹的症状有,发烧,流鼻涕,咳嗽,流眼泪,还伴有鼻内出血,呕血,尿血,等等症状,也是因人体质而异的,有的抵抗力差会严重的出现这几种症状,轻微的可以使用抗生素药物来进行治疗或者缓解,严重的就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治疗。

八、荨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有哪些?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荨麻疹,还有以下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皮肤划痕荨麻疹/人工荨麻疹

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患者在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带等出局部起风团,瘙痒。

2.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在刺激后6~8小时出现风团与红斑,风团持续24~48小时。迟发性皮损不只一条,沿划痕形成小段或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展成块。局部发热,有压痛。

3.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

皮疹发生于局部皮肤受压后4~6小时,通常持续8~12小时。表现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肿胀,发作时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和轻度白细胞计数增多。局部大范围肿胀似血管性水肿,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皮损发生前可有24小时潜伏期。

4.胆碱能性荨麻疹

皮疹特点为除掌跖以外发生泛发性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其中有时可见卫星状风团,也可只见红晕或无红晕的微小稀疏风团。有时惟一的症状只是瘙痒而无风团。损害持续30~90分钟,或达数小时之久。大多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不久发生,伴有痒感、刺感、灼感、热感或皮肤刺激感,遇热或情绪紧张后亦可诱发此病。

5.寒冷性荨麻疹

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较为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受冷后半小时到4小时发生迟发反应,皮疹是不痒的风团,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围绕以苍白晕,皮疹持续24~48小时,有烧灼感,并伴有发热、关节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全身症状。后者较为常见,患者常在气温骤降时或接触冷水之后发生,数分钟内在局部发生瘙痒性的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部、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发生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甚至昏厥。

6.日光性荨麻疹

皮肤暴露在日光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风团发生后约经1至数小时消退。发生皮疹的同时,可伴有畏寒、疲劳、晕厥、肠痉挛,这些症状在数小时内消失。

7.接触性荨麻疹

其特点是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发生风团和红斑。可分为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2类。非免疫性是由于原发性刺激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而引起,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发病,不须物质致敏。而免疫性属Ⅰ型变态反应,可检出特异性IgE抗体。

另外,还有热荨麻疹、运动性荨麻疹、震颤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电流性荨麻疹等更少见的类型的荨麻疹等。

由于荨麻疹的原因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 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2)避免诱发因素 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①H受体拮抗剂 具有较强的抗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效。剂量因人而异。②多塞平 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剂,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应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2)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①硫酸间羟异丁肾上腺素为 β2肾上腺受体促进剂,在体内能增加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②酮替酚 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释放。其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并可口服。③色甘酸钠 能阻断抗原抗体的结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作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并增强疗效。④曲尼司特 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3)糖皮质激素

为治疗荨麻疹的二线用药,一般用于严重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无效时,或慢性荨麻疹严重激发时,静脉滴注或口服,应避免长期应用。常用药物如下:①泼尼松;②曲安西龙;③地塞米松;④得宝松。紧急情况下,采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

(4)免疫抑制剂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副反应发生率高,一般不推荐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另外,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P、钙剂等,常与抗组胺药合用。由感染因素引起者,可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九、婴儿麻疹的症状?

在麻疹早期,宝宝会持续发烧、咳嗽、流鼻涕、流泪等多种现象3天。同时,结膜也会充血,口腔会出现白点,这是麻疹的典型症状。婴儿患麻疹后,会出现高烧,并伴有斑丘疹,同时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脾肿大等现象。生活中,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及时用药,还要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并每天给宝宝洗澡,但要注意水温。

十、麻疹的早期症状?

麻疹的早期症状主要有急性高热,可以达到39℃或更高,伴咳嗽、食欲不振、流泪、恶心、四肢酸痛、全身不适、乏力、嗜睡等其他症状。出疹顺序是从耳后发际开始,然后蔓延到额、面、颈,最后到足底。得了麻疹后要注意口腔的清洁和卫生,饮食上尽量保持清淡,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