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早教网

谁开过母婴店?分享一下开母婴用品店的真实经历?

180 2023-12-03 04:48 admin

SMEI编者按:

本篇为大家分享用户增长案例篇----RFM用户分层。

以下摘选自即将出版的《用户增长白金教程》,版权所有,转发可联络SMEI授权。

1 RFM的概念

RFM分层亦称RFM分群,指的是一种衡量顾客或用户价值的模型。R、F、M分别代表Recency(最近一次消费时间)、Frequency(消费频率)、Monetary Value(消费金额),它从三个维度将用户分为八类,分别采取针对性的运营策略。

RFM模型及八个类别如图、如表所示:

类别R最近一次消费时间F消费频率M消费金额
重要价值客户
重要发展客户
重要保持客户
重要挽留客户
一般价值客户
一般发展客户
一般保持客户
一般挽留客户

图X RFM用户分群表

2 RFM的计算

下面以某母婴店的例子来看RFM具体如何计算,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Step 1,采集R、F、M数据

在采集数据的时候,我们要先明确两件事:一是采集的时间区间,二是用户对象。

时间区间指的就是采集距当前时点多长时间的数据。

用户对象是指要分析哪一部分用户,还是说全体用户,根据实际需要。

在本例中,采集的是近12个月以来的全量用户数据,数据中包含3个字段,即用户ID——用来区分用户个体,消费时间——指产生订单的具体日期,消费金额——指单次消费金额,原始数据样本如下表所示:

序号用户ID消费时间消费金额
1B45592020-03-12368.00
2B1009742020-05-05392.50
3B2099462020-07-11358.70
4B2094512020-12-19340.40
5B456672020-07-07378.00
6B33059872020-06-21391.30
……………………

Step 2,确定R、F、M的评分模型

采集了基础数据后,我们就可以来衡量单个用户在某一维度上的数据表现是高,还是低?比如,表中的340.40元算是什么水平?如果没有参照值,就无法给出结论。

那这个高、低是和谁比呢?是与抽取出来的这个数据样本内部进行对比,比如样本的中心水平的消费金额是300元,那340.4元就是“高”。

这个“中心水平”怎么计算呢?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等频和等宽进行切分,比如计算消费金额的平均值。但平均值只适合于均类数据(例如某个班上男生的身高数据,离散程度没有那么大),但对于一些不规则数据,平均值的代表性就会比较差。比如该店有4位用户,消费金额分别为3000元、700元、600元、20元,从直觉上我们就知道前3位用户是重要用户,但如果按平均值(1080元)来评判的话只有第1位用户才高过平均水平——属于重要用户,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可以考虑用中位数,它比平均值会更合理一点,上面4位用户消费金额的中位数是650元,以这个值作为参照,前2位用户是重要用户,这个结果比用平均值好一点,但仍然不是太理想。比较好的做法是,通过聚类算法分别找到R、F、M数据的中心点。或者,用简化的建模方法来确定。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简化的建模方法,它通过Excel工具即可完成。

怎么做呢?我们先要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和数据,分别对R、F、M定性评分(1-5分):

  • 对于R,我们经过分析用户消费数据发现,一般来讲用户注册后会在20天内下单,那么20天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周期;大部分用户在50天内完成第2次消费,大部分在80天内完成第3次消费,大部分在150天内完成第4次消费。于是,我们可以将距离当前0-20天内消费的用户评为5分(距当前越近得分越高),将20-50天内消费的用户评为4分,50-80天的为3分,80-150天的为2分,150天以上的为1分。
  • 对于F,我们可以将近12个月中消费5次(含)以上的评为5分,消费4次的4分…消费1次的1分。
  • 对于M,我们分析12个月的消费数据,计算出平均每次消费金额为367元,那么,对应F次数,我们也可以按照5个区间进行评分:367元(含)以内为1分,367-734元为2分,734-1101元为3分,1101-1468元为4分,1468元以上为5分。

通过上面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简单的RFM评估模型。

Step 3,计算R、F、M的实际得分

按照上面的评分模型,我们用Excel表可以非常方便地计算出每位用户的R、F、M上的得分(其中B列的R值为距离当前最近一次的消费时间间隔),如表所示:

上表中,每一行代表一位用户的数据。R表示最近一次消费时间距离当前的天数,如果一位用户最近12个月里有多次消费记录,则取离得最近的那次消费,R则为该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的差值,用天来表示;F表示最近12个月里共有多少次消费;M表示最近12个月里的消费总金额,注意这里是总金额而非某单次的消费金额。

Step 4,对R、F、M进行高低比较

接下来 ,我们分别对每位用户的R、F、M得分与平均值进行比较,比如将所有用户的R值得分求和再除以用户总数,得到平均值是2.3,那么低于这个值,比较结果就是“低”,高于这个值,结果就是“高”。

由于我们已经将分值按业务实际情况分成了5档,因而此处的基准取平均值或中值都是合适的。

于是,我们得到下表:

以上,就是完整的RFM计算步骤。

3分层运营策略

按照前述表XX的规则,就可以把母婴店的用户分成8类了。在归类的过程中,仍然可以通过excel的IF函数进行快速操作,具体细节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我们也可以将R、F、M求和或者加权求和,算出一个总分,从单一维度对用户价值进行评估。

根据RFM模型对用户进行分群后,我们可以制定不同的运营策略:

用户类别RFM分层运营策略
重要价值客户保持好现状即可
重要发展客户刺激用户的消费频率
重要保持客户要想办法留住这个用户
重要挽留客户要想办法留住用户,并且刺激他的消费频率
一般价值客户要刺激用户的消费力度
一般发展客户要刺激用户的消费频率和力度
一般保持客户要想办法留住这个用户,并且刺激他的消费力度
一般挽留客户要各方面进行刺激

4 RFM在非付费场景中的扩展应用

RFM模型广泛运用于付费类业务场景下的用户价值分析和分群。那如果是非付费类业务场景下呢?仍然可以使用这个模型的变体,根据产品及关键行为做一下调整即可。

下面举一些场景的例子,如表所示:

产品/关键行为RFM
资讯产品/阅读最近一次阅读时间6个月内阅读次数6个月内阅读总篇数
音乐应用/听音乐最近一次听音乐时间6个月内听的次数6个月内听的总时长
网站/登录最近一次登录时间12个月内登录次数12个月内总在线时长
短视频/观看视频最近一次观看时间6个月内观看次数6个月内总在线时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